董興生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09月21日02版)
  當我第一次踏上列車,來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開始大學生活,再回過頭看生我養我的家鄉時,我才意識到,原來她是那麼偏遠、貧瘠。
  我的家鄉是如此偏遠,在沂蒙山區最深處,濰坊、淄博、臨沂三市交界群山中的一個小村子;我的家鄉是如此貧瘠,直到我16歲,去100多裡外的縣城讀高中後,才有機會認真地閱讀一份報紙。這份報紙就是《中國青年報》。
  讀高中之前,對報紙的概念就是經常看到村裡人從村委會拿回家一堆報紙糊牆,而對於新聞是什麼,則一無所知。2007年,高二下學期時,我在班主任的辦公桌上看到一份報紙,鮮紅的名字是《中國青年報》。順手拿起來翻看,看到後來對老師提出帶回教室接著看,班主任欣然應允。
  從那以後,我開始隔三岔五跑到班主任的辦公室,把老師們已經看完的《中國青年報》收集起來拿到教室和同學一起傳閱。
  班裡大部分同學都和我一樣,都是第一次真正接觸報紙。後來,班主任就讓我把辦公室所有的中青報都拿到教室里,分給同學們看。
  我擔心傳閱之後,報紙被弄散了,就把每一期報紙都訂成一冊。就這樣,即便是縣城最好的高中都沒有一個班級訂報的情況下,我們班有了自己“訂”的報紙。最後傳回我手裡的報紙被我私藏下來,畢業時,我把那一摞摞厚厚的報紙拿回了家。
  也是2007年,母親遭遇車禍,離開了我,正值高三複習,我完全不能投入到複習的狀態。讀中青報卻仍是我放不下的習慣。每次讀屋檐下,心裡的感覺變得更加複雜,有時眼淚忍不住溢出眼眶。
  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,我看到了很多不公和黑暗,幾個村幹部聯合就能控制整個村子的經濟;母親的離世,更讓我感到自己的軟弱,我告訴自己,我要做一個為底層人民發聲的人。
  2008年“5·12”汶川地震,《中國青年報》是我唯一能接觸到的媒體。在中青報上,我看到了災區前線記者寫出的一篇篇震撼人心、感人肺腑的新聞。一個聲音也越來越清晰——我要做記者。
  因此,高考填志願時我選擇了新聞學專業。
  上大學後,《中國青年報》仍是我看的最多的報紙。每次去圖書館,必定要先找中青報。
  2012年我來到廣西讀研。4月中旬,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中國青年報社在廣西招募兩名實習生。看到這條信息,我心裡激動了很久。《中國青年報》居然離我這麼近,過去這麼多年,每當把這份報紙拿在手裡仔細閱讀的時候,都會覺得心潮澎湃。而現在,她居然就在我的身邊,我怎麼能錯過這個機會?趕緊準備了簡歷,並挑選出我的幾篇文章發到了指定郵箱。
  等待的日子充滿忐忑。最終,我幸運地來到中青報廣西記者站實習,實在欣喜若狂。
  從今年5月6日開始實習到現在,如果細數在中青報實習這幾個月的收穫,要耗費大量筆墨。
  去中青報廣西記者站實習之前,我沒有媒體實習經驗。連採訪錄音都整理不好,何談採訪和寫作?但我很慶幸,第一次實習就能到中青報,因為這樣的媒體讓我懂得什麼叫做規範和嚴謹,老師耐心地指導我,教我採訪和寫作的技巧。這樣的實習機會何其難得,誰能想到當年只知道在村裡上牆爬樹調皮搗蛋的頑童,多年後自己的名字能出現在《中國青年報》上。
  剛實習時,老師問過我將來打算做什麼。我怯生生地說:以後想當記者。老師說,想當記者就大聲說出來,怎麼跟心虛似的。其實,我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卑微。也是因為卑微,所以才更急迫地求知,更懂得珍惜,珍惜與《中國青年報》的結緣。
  (作者系廣西師範學院研究生)
  “尋找《中國青年報》金牌讀者(第三屆)暨讀者總動員”活動正在進行中,讀者可參選6種類型金牌讀者,亦可圍繞《中國青年報》的“青年關註”和“全媒體轉型”兩個話題貢獻智慧,參與讀者總動員。活動詳情請掃描左側二維碼,關註“中國青年報讀者俱樂部”微信公號。參選材料請發送電子郵件至cydreader@163.com或郵寄至:北京市東直門海運倉2號中國青年報社發行部收,郵編:100702  (原標題:珍惜與中青報的緣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y59pyhz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